“当下不少学校所谓的课改,形式大于内容!”日前,在广州第41中学首届学术节上,省政府督学、广州教育研究院教育进步研究室主任李伟成痛批当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在他看来,目前拓展得蓬勃发展的“生本教育”、“翻转课堂”、“ipad进课堂”等教学模式都存在不少问题。李伟成还提醒老师们,“翻转课堂”切勿“乱翻”,“学校课堂形式无论怎么样革新,都要以内容确定教学才比较靠谱”。
“翻转课堂”切忌打“空翻”
在本次学术节中,“微课”辅助教学这一新模式引发了专家们的关注。记者获悉,“微课”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学习技巧,由美国传进中国,现在在第41中学等广州中小学试点拓展。与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同,“微课”教学需要老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先录好视频,在上课前就让学生自主学习。
记者发现,为了将“微课”变得轻松好玩,让学生喜欢看,老师们们可是费劲心思。有中学习物理老师借助科幻大片《安德的游戏》揭开牛顿零重力的神秘面纱;有中学习语文老师播放印度天竺少女的舞蹈解说冰心的《观舞记》;更有小学老师在“微课”里当起网红美女主播,动听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在短短的5—10分钟里,老师就通过广告、大片、动漫与真人秀等方法,让学生把课程中某个要点直观形象地记下来了。
广东教育技术中心教研员王奕标介绍,作为“翻转课堂的要紧组成部分,“微课”颠倒了现在的教学顺序,将现有些“先教后学”翻转为“先学后教”。而作为广州翻转课堂的负责人,李伟成认同“微课”的革新和尝试,但他指出,作为“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更合适成人教育,假如初中生全凭自学后再进行课堂讨论,常识非常难深化。
其次,李伟成觉得,假如老师都把时间放在视频制作上,非常或许会导致“老师累死、学生闷死”的状况。“翻转课堂如何翻非常重要。课前学生要打‘前滚翻’;课堂上要做‘后滚翻’进行深化;千万不要打‘空翻’。”
“课改”不可以为了改而改
在倡导课改的当下,各式各样的革新教学模式在各校遍地开花:如“杜郎口模式”、“生本教育”、“先学后教”、“ipad进课堂”等。不过对于这类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李伟成则尖锐地提出了我们的怎么看。“目前有的学校领导,在教改过程中存在功利主义,为了改而改,目的就是想独一无二,搞出点新花样,而不是真的为了学生的进步。”
李伟成举例,一些学校拓展的“生本教育”名义上是“以学生为本”,事实上老师只讲10分钟,剩下30分钟都给学生;更有学校推行“2+38”甚至“0+40”模式,老师上课一句话都不吭,最后课堂变成“老师闭嘴,学生吹水”。“课堂全由学生做主,教师还不如回家卖红薯?”李伟成觉得,教学模式从来没神话,老师备好课、学生扎扎实实学到常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又如“ipad进课堂”,平板电脑作为教学工具也是近年的新尝试。但李伟成觉得,ipad进课堂有两个弊病,一是孩子整天刷屏,双眼都被电脑搞坏了;二是动辄上网找答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大的摧残。
“学校缺少教育思想一味盲从,致使了课堂教学种种乱象。”李伟成觉得,要“以学定教”,以学习内容来确定教学形式才是比较靠谱的,“任何革新和改革,都要以学生的进步为终极目的”。